唐辉吉: 做专家型特365wm完美质的拍照师——读《窘迫与深思》有感
2024-09-27 14:31:43
二十世纪90年代初,深圳特区报摄影记者江式高在谈及新闻摄影时说:“用两只手摄影,要一只手拍照片,一只手写文章,这是对自己和对现代记者的高要求。”这是提示摄影记者应重视摄影写作。包括除了善于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,著成摄影理论以外,还包括站在学术的高度,坚持不懈地研究别人的作品,勤写摄影评论。
如果说摄影家黄一鸣,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摄影记者,不如说他是一位既有专业摄影水准,又有专家型特质的摄影家。长期的摄影探索,他始终坚持用“两只手摄影”的理念,奠定了一名既有专业摄影水准,又有学术高度的专家型摄影师特质。一鸣经过多年的努力,成功地完成了《困顿与反思——黄一鸣纪实摄影论》这本著作,由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,引起摄影界、学术界的高度关注。
一鸣出生在海南省,曾在各种报刊杂志发表许多作品。1989年,我自学摄影,看到他1992年,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发行《中国摄影家黄一鸣纪实作品集》,收入他的黑白纪实作品55幅;后来,他拍摄海南专题作品,1996年,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他的摄影专集《海南故事》;1999年,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摄影集《黑白海南》等画册,知他是一位能拍、能写、能理论兼评论的摄影家,深深地影响着我的摄影之路。
前不久,当我收到一鸣的著作《困顿与反思——黄一鸣纪实摄影论》,由人民摄影副总编辑贾晓霞,根据读者的阅读心理,由浅入深地分层精心编辑。她在序言中写道:“一鸣是一位长于思考、善于总结、笔耕不辍的思想家,长期的纪实摄影实践,他深谙摄影的本质为精神,在用镜头观察审视生活、关注不同人物命运的同时,已经将这些本质性思考内化于心、外化于拍摄之中”。在一鸣的著作中,虽然绝大部分文章,之前已经发给我学习过,但如今汇编成册,我读这本著作,每次阅读仍有不同的感受。比如,他撰写的文章《纪实摄影要有对“根”的认同与归属》,抓住国内一些摄影同质现象,站在学术的高度论述纪实摄影,在当下“多元摄影”与人人都是“摄影师”年代,有人提出“纪实摄影”过时了。一鸣经过思考、提炼出自己的观点,撰写此文展开探讨,用鲜明的事实论述纪实摄影的功能,在于影像记录事物的本质。提出:“凡是有成就、有对‘根’的认同与归属感的纪实摄影家,都是放眼世界,博览群书,知识渊博的艺术家”的摄影观点,列举了纪实摄影家侯登科、胡武功,用相机客观记录陕西本土人文摄影,侯登科拍摄的代表作《麦客》;胡武功拍摄的代表作《年节时打秋千是关中农人的娱乐传统》进行论证。
一鸣撰写摄理论与评论文章,角度新颖,文笔朴实、丰富,有学术高度和可读性,对人们认知纪实摄影,客观记录一个时代的发展,监督社会及自然生态问题,不仅有着非凡的传播力量,留下珍贵的影像档案财富。这类影像,随着时间的沉淀,给专家学者研究社会发展史,在佐证一段历史中,提供了有效的证据。他拍摄的专题《海南故事》与《》等作品,就饱含了这种价值。
一鸣研究摄影,不断地提升自己业务水准,重视学术研究,用心观察、研究国内摄影,出现的各种现象,分析形成某种现象的原因,作为论述的学术观点,需要有超越他人的眼界和格局。撰写文章,善意地提醒全民摄影,有的人摄影定位不准,一年四季“雾里看花”同质摄影。种种现象,他写撰写出《纪实摄影贵在用守正创新突破瓶颈》,以山东摄影师江浩拍摄的专题《东张西望》为论据,提出“突破瓶颈,打破传统,求新过变的摄影理念”,又撰写出《纪实摄影的逻辑思维与联觉反应》《纪实的重构与创作“黑洞”》等文章。都是围绕中国摄影的现状,进行疏理、论述和批评。他的文章在《人民摄影》《中国摄影报》等专业刊物传播,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。
人世间,“有朋自远方来。”我通过与一鸣长期交往,发现他是一位专注摄影研究的好朋友。2013年,我撰写一篇论文《论摄影记者岗位的消亡》,参加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摄影理研讨会入选,被组委会邀到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参加理论研讨会,我与一鸣一见如故、从相识到相知,知道他的著作《一鸣集——纪实摄影断想》,2014年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,成为读者的良师益友。一鸣实践摄影精益求精,做学问严谨,不知疲倦;做人低调,高风亮节、正直,有责任感;做事不拖拉,办事爽快,慷慨大方;只要他想做成一件事,即讲即行;生活上,讲究节俭的特质,形成专家型摄影师的特质。2021年,他开始构思,如何将近些年撰写的文章,整理成一本纪实摄影论文集,书名为《困顿与反思——黄一鸣纪实摄影论》365wm完美,与我探讨后,建议我沉下心将《摄影的尽度》,用心修改打磨成书。至今365wm完美综合,我无动于衷。相比之下,黄一鸣对摄影事业的执著追求,面对困难他从不畏惧,在名利面前非常自律,无论日常摄影还是参加国内学术讨论,他都非常严格地要求自己,骨子里有着认真做好一件事的美德和工匠精神。他所具备的优点,真的值得我学习。
一鸣从艺多才多艺,除了勤奋研究摄影,还跨界到文学领域,写报告文学和小说。2015年,抗战胜利70同年之际,他采写的报告文学《原告——日军侵琼见证者》(与刘小利合作)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。2017到2022年,他完成了长篇小说《血路归根》和《守候晨光》。前者的内容,讲述他的父辈与老一辈摄影家作为印尼华侨群体,在抗日战争其间,用摄影解救的故事;后者,重点描写一群海南省的三代闯海人,有摄影师和记者,记录海南省改革开放后的生活和工作经历,城乡经济与城市建设的变迁,还有重大新闻事件与摄影师的爱情生活故事。目前,小说正在出版社编辑出版中。
我与一鸣彼此在研究摄影,经常把各自写作的文章,相互传阅、讨论,提出个人看法,其目的是取长补短,加深兄弟间探索摄影艺术,建立志同道合的志向和真挚的友谊。
2004年,《抢修》获第十二届“亚洲风采”纪录类金奖、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暨全国摄影作品年赛复评铜奖;
2010年,《短兵相接》、《别拿生命开玩笑》、《汽车穿墙过》获第二十三届全国摄影艺术展优秀奖;
2015年,参加中国摄影出版社大型项目《与共和国同行1949-1978》“影像口述历史”采写出版新华书店发行;
黄一鸣,著名纪实摄影家,中国日报社高级记者,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七届理事、第八届新闻纪实委员会委员、中国摄影家协会“德艺双馨”会员、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、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、海南省摄影家协会第三、四届主席、海南省纪实摄影协会主席。第七届中国摄影最高成就奖“金像奖”获得者。
从1981年从事新闻和摄影创作以来,先后出版过《黄一鸣纪实摄影作品集》《海南故事》《黑白海南》《时代映象》《镜间本色》《海南“”》《汶川大地震摄影纪实》《》(德国)《一鸣集——纪实摄影断想》《闯海人》《海南纪事》《海南先住民》《三亚往事》《原告》等20部摄影专著。作品被多家国内外美术馆、博物馆和私人机构收藏。
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、摄影金奖、铜奖,第八届亚洲风采华人摄影比赛一等奖、第九届中国国际摄影展览优秀作品奖、第20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铜奖,第18、22、23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优秀奖,首届亚洲新闻摄影比赛优秀作品奖,连续三届荣获上海郎静山摄影艺术金像奖、终身成就奖,PPA世界杰出职业摄影师奖,2015荣获“人民摄影家”荣誉称号,中国摄影家协会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、中国摄影金路荣誉奖等主要奖项。
在平遥国际摄影节、北京苑平国际摄影节举办《海南纪实》摄影作品展,在海南海口、山西晋城、上海、福州、济南、芬兰国等分别举办《海南“”》摄影作品展,贵州、青海、北京、重庆、澳门等多个城市和地区举办《海南黎族》、《闯海人》等摄影展,四川成都国际摄联大会及国内多个城市和意大利多个城市举办《海南故事》摄影作品展,浙江丽水国际摄影节、意大利领事馆举办《行走意大利》摄影展,2008年6月1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《汶川大地震纪实》等多个个人摄影作品展览。曾为芬兰“同一太阳下”国际摄影工作场讲师。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专题报道《黄一鸣“闯海人”》。